联系我们

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电梯不能“带病上岗”要建立清退机制

发表时间: 2025-04-19 22:28:29 | 作者: 产品中心

  “电梯老了也是要生病的!”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竹青把电梯安全问题带到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建议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切实保障电梯安全运作。他还指出,电梯“以旧换新”有利于刺激经济消费,促进内循环。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梯存量突破1100万台,其中15年以上老旧电梯约90万台,电梯旧改、更新、维保等后市场业务量持续增大。

  据统计,目前深圳在用电梯19.4万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15年以上的电梯(即老旧电梯)4.4万台,其中住宅老旧电梯约1.8万台。

  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老旧电梯制造安装不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诸多不足,安全性相比来说较低;此外,我国有关规定法律法规未规定电梯报废年限,随着使用年数的限制增加,老旧电梯零部件老化、磨损严重,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困梯风险凸显。

  小小一台电梯,承托的不单单是老百姓的生活出行,更是承托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感。2025年2月25日,深圳福田福中社区中银花园业主一业务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表示,其所在小区电梯已经超期服役28年,且于2021年时安检报告结果存在安全问题建议更换,终于在2025年2月17日获得更换老旧小区电梯政策文件,小区欲申报2025年度国债补贴更换超期服役老旧电梯,但过程并没那么顺利。随后,该小区所在的街道办收到居民反馈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协调会,为居民办理相关事宜,并上报审批。

  聂竹青指出,目前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相当可观,然而部分电梯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带病上岗”,易产生安全风险隐患。实际上,电梯和汽车一样具有使用年数的限制,电梯安全不单单是日常的运行维护,还要有“老龄化”退出机制,要强制“带病上岗”的电梯停止使用。

  结合我国电梯运行的真实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梯安全等级标准。根据电梯的使用的时间、设备状况、运行环境等因素,对电梯进行安全等级评定。明确不同安全等级电梯的运行要求和监管措施,划定电梯安全红线。对于安全等级较低的电梯,应采取限制使用、限期整改,以及不再使用等措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对于安全等级低于一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且无法通过维修改造抵达安全运行要求的电梯,应建立清退机制,强制要求“带病上岗”的电梯不再使用。制定详细的电梯报废标准和更新改造流程,明确电梯产权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为降低电梯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更新改造成本,提高其积极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例如,设立电梯更新改造专项补贴资金,对合乎条件的电梯更新改造项目给予特殊的比例的补贴,降低公司运营成本;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电梯更新改造专项贷款,缓解企业和用户的资金压力。

  智能化电梯凭借多重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24小时全方位运行监测。无论是轿厢晃动、部件磨损,还是电路异常都能被精准捕捉,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有很大成效避免事故发生。智能识别系统还能迅速察觉危险行为,如电动车进梯等,及时发出警报。智能化电梯的发展是未来趋势,建议加大力度进行推广,让科技的力量带来便利,保障安全。

  近年来,全国电梯每年增长率保持在5%~8%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电梯市场具有广阔前景,老旧电梯的更换以及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聂竹青指出,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和加装电梯市场,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一方面,电梯的更新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将直接带动电梯制造、安装、维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能够提升房屋的价值,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带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不仅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还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深圳自2011年起就率先运用地方财政补助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是全国最早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地方财政补贴范围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补助额度最多可达20万元,全国最高,更新改造电梯数量累计7000余台,全国领先、全省第一。

  2024年8月,深圳开始实施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改造。2025年,这项政策持续进行,对申报成功的电梯更新项目将参照2024年的标准补贴,即对老旧电梯更新的每台补贴15万元,对老旧电梯改造的每台补贴5万元。


Parse error: Unclosed '{' on line 5 in /www/wwwroot/hffsgs.net/cache/template/b3aa/d36d/4910b2916b0d1e7cc0f1.html on line 48